消费者投诉网欢迎您!消费者维权投诉举报专业平台,真实直播消费者的投诉、举报、维权、打假。
当前位置:主页 > 信息公告公示 > 地方抽查 >

甘肃省发布2018年5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

2018-06-01

6月1日,甘肃省食药监局官网发布2018年5月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情况。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,2018年4月21日至2018年5月20日,该局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23大类8392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,现将分析情况公告如下:

在抽检的8392批次样品中,合格7854批次,不合格538批次,样品不合格率6.41%。

从样品检测的总体情况来看,本月所抽检的粮食加工品、肉制品、饼干、罐头、速冻食品、糖果制品、茶叶及相关制品、蛋制品、糕点、蜂产品安全状况良好,合格率为100%。通过对抽检数据的分析,此次抽检的食品中豆制品、水果制品、蔬菜制品、炒货及坚果制品、方便食品、餐饮食品、饮料、淀粉及淀粉制品、酒类、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、调味品、食用农产品检出不合格,不合格率分别为43.33%、36.36%、20.83%、16.18%、12.50%、10.85%、10.67%、6.45%、11.89%、4.94%、4.26%、1.12%。

不合格原因分析

(一)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。防腐剂(苯甲酸)、增色剂(柠檬黄)、甜味剂(甜蜜素)为限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,检验结果显示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,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法规、标准认知度不够或者存在主观故意,为延长保质期或提升产品感官品相口感,违反规定滥用食品添加剂。

(二)食品加工过程造成的污染。因加工设备、加工工序与加工技术落后,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、食品安全标准操作(例如: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、超量使用、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等),以及加工场地环境的严重污染等等都将产生加工过程的污染,影响食品安全。

(三)农兽药残留超过标准限量。一是我国现有农药结构不合理,产品质量不高;二是施药技术不到位,药械落后,施药中跑、冒、滴、漏问题突出,污染作物和环境;三是农民缺乏安排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和基本知识,任意加大或减少用药量,长期使用高毒、高残留农药;四是不按照安全间隔期收获农作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