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投诉分析 >
为何国人会“歧视”中国制造?
2015-02-28 17:14 来源:人民网论坛 作者: 中国消费者投诉网
更多

        恨 你千万种理由,但爱你原因只有一个:那就是你做得足够好。如果中国的每个生产者都关注品质、提升服务,都成为自己产品的守责工匠、产品经理,还愁别人不会 感动?很多人都知道,日本一流的产品供自己享用,二三流的产品才出口。所以扭转“歧视”不仅是要扭转心理上的问题,更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。希望“中国制 造”真正崛起于世,让全世界的人都津津乐道,感到幸福……不是下一代、下下一代的事。当有一天我们的官员也以乘坐自家生产的汽车品牌为荣耀,不再像香港法 官感叹的那样“自己国家出产的奶粉,自己国民都不敢吃,是一种国耻”——谁还会去“歧视”中国制造?    

这几天“中国制造”这个词曝光率很高,有欢喜也有担忧。为什么笔者标题里要写“歧视”,这样的命题会是伪命题吗?而且还是“歧视”中国制造。     

这 就牵涉到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,很多企业的朋友也问过我。说同质款的产品,撕掉铭牌让你选,可能你会很坚定的选了你认为最好的。但是一款贴上国产或中 国铭牌,一款贴上外国产或外资铭牌,你的选择必定是倾向于后者,或者大部分的人选后者。这就是上面说的非恶意“歧视”,中国制造、国产货或许就是这样的悲 剧,是无奈也是合理。这样的事早已不鲜见。       

这 几天网上讨论的“中国制造”,国人和外媒都很关注。先是早前阿根廷总统来华,与我国正式达成签署高标准的核电合作,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“走出去” 战略首单落地。其次是官方的消息曝露,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装备,2014年出口额约40亿美元,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%。充分证明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 受欢迎程度。

       但上周的另一条新闻,则令“中国制造”感到心伤。即墨西哥政府宣布正式取消本国的高铁项目,此前由中国企业获得投标,但立马又遭到否定,而后宣布再次招标,一直处于一波三折之中。对于这次的“爽约”,最大的受害者就是中国的相关企业,还使“中国制造”的形象再受“打击”。

无 独有偶的是上周日,沃尔沃汽车全球总裁汉肯·萨缪尔森却站出来为“中国制造”加油鼓劲。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:一些中国消费者觉得“中国制造”的汽 车品质不如“欧美制造”,这是一种偏见。他认为,凭借严格完备的汽车生产体系,无论是欧美还是中国生产的汽车,都能做到统一品质。还自信的认为,沃尔沃相 信海外以及中国的消费者都会喜欢“中国制造”的汽车。

       实 际上这些年,中国的企业与外界交流更为频繁,很多老外也重新认识到中国制造的魅力。但是相反我们的国人,却因为对自己国家的品牌缺乏认识、耐心、信心,谈 起“中国制造”、“中国品牌”、“中国创造”很多人从结合自身生活的真实感受来看——是不屑一顾的;甚至有“恨之入骨”的小意思。出国门都喜欢大血拼,除 了享受便宜或购物的快感,最重要的是感受品质带来的体验(当然也有可能买回来的还是中国制造)。

       虽然从各种山寨、假货到汉芯这样高科技产物,的确很多人受到过“欺骗”,对那些作假的人和企业失望透顶。所以关于中国制造,被各种不利的阴影笼罩着,从骨子里不相信自己的产品、以及生产高品质产品的能力。当我们面对外国人时,甚至也只能奚落讽刺,表达某种无奈。

所以,什么都要加个“洋”字的就似乎安全了、可靠了、高大上了。按用脚投票的逻辑,似乎这就是无可厚非的。

       那 么,中国人如何会“歧视”中国制造、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“中国品牌”形象?这当然是有历史根源的,也跟中国加快与世界的联系有关系。比如同样的马桶盖,我 们还在强调质量、还在为仅仅是做得好、保证不出问题时,人家日本人已经开始再做体验和服务了。我们卖的是功能,人家卖的是价值。你的还是冷冰冰的马桶盖, 人家的早变成了可以暖人心的环保服务了。

       所以这种反向比较,就造成了你对“中国制造”的“歧视”,是你比较出来的。多少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含义。

       可是为什么“歧视”呢?或者说中国制造有哪些问题存在,会让人瞧不起?也许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:

       1)低品质感。假 冒泛滥,山寨模仿,粗制滥造……是中国货的主要印象,甚至连印度人、非洲人都看不下去。不法商贩太多,不诚信的内容太多,必然导致商业环境的恶化,好产品 也无从谈起。还有各种安全问题,低品质感是中国制造最大的问题所在。没有内涵,没有提升,就不会有产品价值的体现。所以就如李光斗所说,“中国制造产业发 展了十几年,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的最低端,利润微薄不说,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,这种情况下,如果市场一旦出现问题,企业就难以为继。供给方面要 素已不能改变,如果满足需求方面要素再不做改变的话,中国制造过不了几年将会消失。”所以,中国制造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升级?走品牌化发展的路线。

       2)心理自卑感。从 鸦片战争以来,国人的自信心始终没有建立、完成自我修复(国民信心的建立,不是一两次航天飞行就能完成弥补的,它是整体的民族自信心)。如果只在国内比还 好,比如改革开放前,一流质量的产品还是很多,很多产品值得称赞。但改革开放后,可以跟国际竞争了,一旦比较发现很多东西,确实从理念到产品都不如人,不 具竞争优势。加上国人素质、能力、战略眼光的因素,对质量、品质处于忽视不负责的态度,所以导致很多产品确实不行。

       容易暴躁、爱比较、寻求面子、有多重选择之下的国民,就只能膜拜外国制造,甚至经过西方思维的“净化”,自卑感更强,因此国产货就更不行了。我支持你,就是对我自身的贬低,我何苦?

       所以国人的好面子、虚荣心更强,因此展现自己“牛逼”的一面,就只能靠各种有品质感的东西来“提升”。这也是国人会“崇洋媚外”的内在基因。比如汽车品牌的选择,即使你能做出同品质的产品来,他也会选外资。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      3)缺乏安全感。中 国人口多,竞争激烈,资源分配可能出现各种不均衡,黑心奸商、非法获利者甚多。特别是走市场化后,什么都得自己去拼,整体国民的安全感、幸福感降低很多。 特别是食品、安全、电子等消费品之类的东西,我们需要寻求更大的安全可靠,所以能有得选“洋制造”必然是最佳的选择。再则,国产货确实这些年爆发很多问 题,相反国外品牌品质坚定,更易受到亲睐。这种不安全感,也还受各种社会信息不通畅、国际经济环境、国民素质,甚至还有政治因素的影响。

       比如我们的食品安全、药品安全问题,包括大米、奶粉、塑化剂、毒胶囊等等这些。

       4)低信任感。上面讲低品质感,所以直接的结果就是低信任感。不过,还有更重要的是由于职能监管、制度监管不力,规则错乱,地方保护,行业短视,奖罚不分明,只寻求短期利益等等因素,造成了消费者的集体无奈、无耐心、无信任感。

       在 一定领域内无选择就只能被迫选择,如果出了问题,长期积压,就只能选择永远不相信、持怀疑态度,而内心向往有替代可以选择。假如市场允许你可以选了,这些 消费人群,就只能投靠外国制造,“用脚”投票。像吴晓波最近很火的一篇文章所说,“去日本就只为买只马桶盖”,这是不折不扣的对你“失望”,我可以选择其 它。

       5)无真正创新、创造。这种情况,可能一般人有感,也是表面的有感。在国际上,别人评价我们都是山寨、模仿、盗版的先锋……即使是中国高铁也不例外。

       我们的近邻日本八九十年代就确立了日本品质的可靠,韩国九十年代到现在也确立了韩国品质的可靠。即使是越南制造,近些年业似乎有赶上我们的态势,抢走很多我们中国制造的饭碗。

       所以在东南亚、非洲、南美洲、西方世界大量存在着认为中国制造是质量不可靠的代表的印象,我们是在原地踏步。真正的中国原发的创新、创造,少之又少,甚至是没有。各种设计大奖、科技大奖都几乎与中国制造无缘。

       中国的大学教书匠都还在照本宣科、想着抄袭论文如何升迁,下面的学生成天只知道谈情说爱、卿卿我我……。这种环境之下出来的“中国制造”必然有水分,想象力、品质感就更差。

       6)吹牛大王。仅 当年的汉芯事件,很多人是知道的,这个丑也不是一般的丢得大。估计当时硅谷、华尔街的人大牙都笑掉了好一堆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?事后想事不可思议的,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的吹牛皮性格使然,几千年的恶习,喜欢空手套白狼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,很多次藉此成功。中国早期的很多知名企业、品牌都在干欺骗 消费者的事,像早前的健力宝都能搞个造假的事,还有什么是不能搞的?还有当年的口服液、锅、油、电子产品,甚至是汽车品牌都在吹牛夸大功效功能,号称占领 世界市场……一系列的不靠谱,国人被当猴耍一样欺骗,必然会重重反击。

       7)很少的政府推动。其实,这方面新一届领导人和政府上台后,已经做得比较到位。国家领导人都纷纷代言“中国制造”,证明中国制造的可靠性,也起到很好的推动效应。不仅有高铁核电、电子产品、服饰等等,还有很多的文化类产品。

       不 过总体来说,这方面还是做得不够,像汽车采购,政府的采购基本上都是外资品牌居多,而且数量数额惊人。即使有明文规定支持自主,但总是有问题存在,真正支 持的少。地方政府甚至个别领导都没有这种推广意识,没有以自己的东西为骄傲,何来让别人尊重你的产品?如果连我们的政府及其人员都冷落、“歧视”我们的中 国制造、自主品牌,一身的“外来马褂”,何来的民众会去支持?如果连他们都要逃离,选择远离,何来的理由让我们去坚持?

       如上所说的缘由,或许只是一部分因素。恨你千万种理由,但爱你,笔者想肯定只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你做得足够好。

       如果中国的每个生产者都关注品质、提升服务,都成为自己产品的守责工匠、产品经理,还愁别人不会感动?很多人都知道,日本一流的产品供自己享用,二三流的产品才出口。所以扭转“歧视”不仅是要扭转心理上的问题,更重要的还是产品本身。

       希望“中国制造”真正崛起于世,让全世界的人都津津乐道,感到幸福……不是下一代、下下一代的事。当有一天我们的官员也以乘坐自家生产的汽车品牌为荣耀,不再像香港法官感叹的那样“自己国家出产的奶粉,自己国民都不敢吃,是一种国耻”——谁还会去“歧视”中国制造?

       所以,汉肯·萨缪尔森也一定不会再在中国人的大地上吁请中国消费者:请一定要相信“中国制造”。就像韩国人全民支持国产的时代一样,笔者相信中国肯定也是会等到这一天的到来。

(责任编辑:中国消费者投诉网)
免责声明: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网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